《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22条”)近日出台,在民办教育领域堪称一针“强心剂”。
“‘22条’旨在解决教育领域本身对于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性政策。”在日前于浙江温州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如此表述。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对于推动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可谓极大利好。
“我回国办教育10年,头一次体会到教育主管部门如此‘动真格的’,这在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辽宁何氏医学院院长何伟认为,民办教育发展的春天正在到来。
据介绍,目前全国民办教育在校生为3866万。根据专家测算,如果转化成国家教育经费,每年大概是1000多亿元。“培养这些孩子的经费来源,95%来自民办教育的贡献。”鲁昕说。
然而,民办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却屡屡遭遇政策差别化对待、资金渠道单一、缺乏专业化管理等“发展之困”。“过去对民办校讲‘严禁’‘不准’多,讲‘鼓励’‘扶持’少,由于不享有同等待遇,很多在公办学校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民办校却成为瓶颈问题。”天津市津英中学校长张慧颖说。
2010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后,教育部梳理出困扰民办教育发展的十大问题,“包括法人属性、产权归属、学校权益、师生权益、会计制度、分类管理、合理回报、优惠政策、市场监管和政府服务”,鲁昕尤其强调,“当前民办教育发展存在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因此我们选择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解决教育内部的平等性问题,消除‘政策歧视’。至于外部问题是第二步,目前‘22条’已经做了原则性表述,改革毕竟是个配套实施、综合奏效的渐进过程。”
针对有业内人士提出的“‘22条’对民办教育的财会制度、人事编制、税收政策等问题有所涉及但仍不明确”等意见,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认为,“22条”有些地方尚需细化,目前不能细化原因复杂,这并非教育部门一家的事,需要财政、税务、编办等多个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对于“22条”的政策目标,鲁昕认为至少解决了民办教育4方面的问题,包括民间资金的进退自由、教育内部的地位平等、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以及各级政府做好服务。
“这几年民办教育的日子不好过,民办教师因为待遇、地位等原因不断流失,‘22条’在教育内部的办学许可、招生自主权、教师待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民办教育管理处副处长何鹏程说。
在全国率先试点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浙江温州,自2011年11月出台“1+9”(1个若干意见、9个配套实施办法)文件后,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已吸引有意向投资教育的民资约33亿元。“温州用‘1+X’政策破解了体制性障碍,目前‘9’已升级为‘11’。温州经验已经证明,社会上不是没有资金,关键在于有无好政策、在于地方政府落实措施。”鲁昕说。
据温州市副市长仇杨均介绍,温州现有民办学校1600多所,在校生占全市的32.9%。仅在基础教育阶段,温州民办教育每年为政府减轻近20亿元的教育经费负担。
“我们支持民办教育,是定位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改善公共产品不均衡现状。在我国人均GDP增长的现阶段,要解决的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老百姓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鲁昕说,“22条”的出台,就是要敞开大门引导民间资金来办教育,扩大教育供给,促进多元化教育格局的形成。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114招生网 –河北招生考试信息网,河北高考政策,河北高校推荐,河北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4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