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4招生网招生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招生网首页 >> 报考指南 >> 详细信息

自考三十年 生源三变迁

2011/4/1 15:02:00 114招生网河北站 【 】  

        自考三十年 生源三变迁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 坤

  北京自考30年,生源主体经历三次变迁。从最初的返城知青、城市在职职工为补偿学历而参加自考,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年学子为圆大学梦选择自考,再到如今更多人希望在安稳的生活之外寻求一份充实而青睐自考,自考生源经历的三阶段变化留下了时代的印记。

 

  第一阶段:返城知青为补偿学历选自考

  高考制度的恢复敞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但当时的大学只能让很少人实现大学梦。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回忆: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国家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建大学,致使高考的录取率只有5%。青年们上学的愿望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他当时主管教育,经常有大批人等着要见他,有高中毕业生,也有下乡回来没学上的青年。

  青年要上学,干部要文凭,国家要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率先吹响自学考试的号角,其震撼力不亚于恢复高考。不知有多少人因为重新找回了上大学的希望而彻夜难眠。

  自考生张汉延回忆起当初的情景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自考让一个穷苦的孩子圆了大学梦。”他从初二退学开始,就一直不停地寻找学习机会,最终在1980年开创的自学考试中得以实现。

  原北京市国资委书记张凤朝是老三届高中生,1968年下到王平村煤矿成为一名矿工。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虽然梦想着上大学,但因对离开煤矿一线深深愧疚,思考再三没走进高考考场。1980年,张凤朝在报纸上看到了自考的消息,既能坚持工作又能在业余时间学习,藏在心底的大学梦被彻底唤醒。“考!一次不合格,下次再考。不管三年五载,一定坚持下来。”

  三百六十行的求学者带着憧憬起航,一路行来,是一条漫长而充满艰辛的新航道。没有老师,没有辅导班,只有一本教材,一支笔;不知要点,太多难点,没有捷径,只能一字一句抠明白,理解后才得要领。有人离别校园十几年,再捧书本宛若天书。上班工作,下班理家,夜深人静之后再独自挑灯夜战……

  这就是第一阶段自考人的学习环境。时代赋予他们坚韧不拔、不服输的精神。他们把这种精神带到自学考试中来,形成了自考生的一种传统。

  韩志跃曾在京郊插队,回城后在首汽工作。他参加自考时,女儿已经两岁。他在单位也担任了团委书记。那时候,一周只休息一天,能用来学习的大块时间只有周六的晚上和周日一天。“单位工作忙,回到家还上有老下有小,得闲的时候就看书,真怕自己撑不住睡着了。”为此,他跟另外4个好朋友组成了自考学习小组,晚上相约在办公室一起挑灯夜战。大家相互督促,还能讨论要点,困了就趴下眯一会,还要叮嘱学友别忘叫醒自己。

  当时,考生报考最多的是党政干部基础科,开考当年就有2.3万人踊跃报考。它成为当时各级干部以及在职职工获取学历、提高知识修养、管理水平的“及时雨”。不到10年间,北京有近10万名干部参加党政干部基础科专业学习。当时密云县有12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通过党政干部基础科的学习取得了高等教育学历。

  时代发展、经济进步突显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逐渐成为时代主题词,早期毕业的自考生得到了英雄般的赞誉。

  今年53岁的徐逸飞听说谁考过了自考,总是竖起大拇指:“这些人太了不起了!我当时也找来两本书看,开始也想报名,但是后来觉得太难了,没有坚持下来。

 

  第二阶段:高考落榜生为补充学历择自考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返城知青基本完成学业或退出了自考,接过接力棒的是众多因为高考落榜而无缘大学的适龄青年。如果说八十年代的自考是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一种补偿,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自考又承担起高等教育学历补充的重任。

  张玲玲来自黑龙江,1992年高考只考了300多分。高中时学习不太用功的她接受了这个现实。别人去上大学,她去了海南打工,在游戏厅一干4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人要在社会立足,没有知识不行。为了改变命运,她再次求学。这次,她选择了北京。北京是全国教育文化中心,一流大学和老师多,学习氛围浓厚。为了节省房租,她住在北五环外的城乡结合部。为了在辅导班占到第一排的位置,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后来,老师把钥匙交给了她。晚上下课九十点钟,她摸黑骑自行车经常摔跤。课余时间,她经常到人大上自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对自己说,一定要跟人大毕业生一样。两年过后,她拿着专科毕业证找工作时,老板说了一句:“真不容易。”她知道,命运的转折点已经到来。“自考给了我自信。人有了自信,就有了一切。”凭着自考的积累,她很快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现在已经是事务所的会计师了。

  那时,民办助学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众多未被普通高校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来到北京上民办高校。他们成为北京自考的主力军。这阶段,70%的考生年龄在25岁以下,他们没有经历上一代考生那么大的波折,但同样是不甘心消沉的寻梦人。

  自考第二个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道,新兴行业人才及其匮乏。而高校人才培养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一些新兴领域,由于高校专业设置周期较长,一定时期内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自考专业灵活的特点正好弥补了高校专业的空白点。北京自考适时地接受行业委托,办起了护理学、中医学、统计学、公安管理、小学教育、通信工程等新专业。新兴专业使得自考生源大幅增加。

  据北京邮电大学自考办主任张本卿介绍,当时通信行业处在迅速发展期,系统内的职工需要提升学历,而全国只有几所邮电大学有通信专业毕业生。自考有了通信专业后,考生报考非常踊跃,北邮还在各省设置了办事处,为外地考生提供服务。

  同样火爆的还有小学教育和护理专业。全市有万余人通过参加小学教育专业取得了专科学历,占5万教师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全市数万名在职护士中,有8000多人通过自考取得护理专科学历,400多人取得了护理本科学历。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友谊医院、宣武医院等医院都有三分之一的护士参加了自考。

 

  第三阶段:各行各业好学者为终身学习迷自考

  进入新世纪后,历史又赋予了北京自考新的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学习型城市服务。参加自考成为众多考生终身学习的方式。虽然不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考生那样迫切需要通过学习提高文化水平,但迷恋自考,完善自己,掌握人生主动权,仍然是众多考生的真实想法。

  孟昭华是一位妈妈考生,她在大学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在一家设计公司收入不菲。但是组建家庭并有了可爱的女儿后,她却觉得安逸的生活中少了点什么。那是一种学习的冲动、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催促她。她报考了自考心理学专业。这是北京大学主考的一个专业,与她所学的艺术专业毫不搭边。每天晚上,孩子睡着之后她翻开厚厚的书本,慢慢探究心理学的奥秘。周末,她牺牲了原本应该陪孩子玩的时间用来学习。渐渐地,孩子也像爸爸一样支持妈妈学习。孟昭华说,其实,孩子是她参加自考的最大受益者。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她遇到很多亲子问题,因为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她能从女儿心理成长的角度解决这些问题。

  据北京市自考办统计,高中毕业生和民办高校学生参加自考的人数有所下降后,高职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和专升本的考生增加了,在职考生的比例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2009年下半年新增自考生中,具有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占8.14%,具有专科学历的占到了52.52%。

  虽然自考生源一直在变化,但是从生源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今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不仅仅是未能进入普通高校的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也成为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中越来越受社会欢迎的重要学习方式。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招商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站点留言 | 行业网联盟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114招生网 –河北招生考试信息网,河北高考政策,河北高校推荐,河北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31.25]